由福建粮食和物资储备最近资讯可知,6 月 13 日至 15 日,福州海峡国际会展中心迎来一场关乎国计民生的行业盛会 —— 第二十一届粮食产销协作福建洽谈会在此隆重举行。这场以 "全方位践行大食物观,构建粮食安全新格局" 为主题的年度展会,吸引了福建、山东、江西等 13 个主产省粮储部门联合主办,河北、四川等省份受邀参展,实现全国粮食主产省份全覆盖,500 余家粮油企业携千余款产品共赴这场粮食产业的 "山海之约"。
廿一载深耕:从区域合作到全国协同的产销答卷
自 2005 年首次举办以来,福建粮洽会已悄然走过 21 个年头。从最初的区域性产销对接平台,发展为如今集贸易洽谈、精品展销、科技展示于一体的综合性行业盛会,展馆面积扩展至 1.1 万平方米,设置特色粮油、粮机设备、粮油科技三大专业展区。作为粮食主销区的福建,通过持续深化与主产省的协作机制,累计从合作省份调入粮食超 1 亿吨,用 "政府搭台、企业唱戏" 的模式,在严守耕地红线的同时,构建起跨区域粮食安全保障网。
在展会现场,湖北展区的 "荆楚大地" 粮油矩阵尤为亮眼。自 2015 年首次参展以来,这个 "华中粮仓" 已连续 11 年组团赴闽,从最初的单一产品展销,到如今形成涵盖优质稻米、菜籽油、小龙虾加工品的全产业链展示,粮洽会已成为湖北粮油品牌拓展东南市场的 "黄金跳板"。安徽展区则呈现着产销互补的生动实践 —— 这个年供福建优质粮油超 50 万吨的产粮大省,正将福建的节粮减损技术经验反向引入皖北粮仓,形成 "皖粮入闽、闽技助皖" 的双向赋能格局。
科技赋能:智慧粮仓里的节粮减损革命
在粮油科技展区,一场关于 "舌尖上的节约" 正在上演。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带来的 "福香占" 优质稻种,以抗病性强、米质优的特性吸引众多种业企业驻足;江苏企业展示的均衡低温智慧粮仓系统尤为引人注目,这套通过 AI 温控实现低能耗运行的储粮方案,可使粮食损耗率较传统仓储减少 80%,相当于每年为一座百万人口城市节省 3 个月口粮。
更令人眼前一亮的是粮食无人自动化验系统,通过机器视觉与光谱分析技术,实现从抽样到出具检测报告的全流程无人化,效率提升 3 倍以上;仿生植物蛋白肉加工技术则让大豆摇身变为口感逼真的 "红烧肉",为解决蛋白供给提供创新方案。据组委会统计,本届展会共有 40 余家科技单位带来 104 项创新成果,从田间育种到餐桌烹饪的全链条科技赋能,正重新定义粮食安全的时代内涵。
模式创新:田间地头的产业升级密码
在福建明溪展区,种植户陈大叔的摊位前围满了咨询者。他种植的 "清优 308" 低糖水稻,通过品种改良使稻米抗性淀粉含量提升 2 倍,不仅成为糖尿病患者的福音,更让每亩田增收超 800 元。而湖南南县的 "稻虾共生" 模式展示区,则用一组数据诠释着生态农业的魅力 ——60 万亩种养基地里,水稻为小龙虾提供栖息环境,虾粪又成为天然肥料,实现 "一田双收",农民亩均年收入突破 6000 元。
从东北黑土地的优质大豆,到江南水乡的富硒稻米,展会现场 2000 余种特色粮油产品勾勒出我国粮食产业的多元图景。正如一位参展的粮储专家所言:"21 年的粮洽会,不仅是粮食产销的对接平台,更是一场关于粮食安全理念的升级之旅。当科技赋能遇上模式创新,中国粮食安全的根基必将更加坚实。" 随着展会大幕的拉开,这场跨越山海的粮食协作,正为构建更高水平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书写着新的福建答案。
注:来源:福建粮食和物资储备,想了解更多资讯请关注!
|